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公司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雷电微力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订单共有10个,订单金额合计22.94亿元,其中最大一个订单为2020年12月签订,金额为8.63亿元。这也即意味着,公司此次签订的两个订单金额就超过了公司上市前3年在手订单的总和。上述工作人员也坦言,此次两个订单算是公司历史上较大的订单了。
时间来到2024年9月1日,九月的第一天,也是2024年电影暑期档的最后一天。纵观今年电影暑期档的票房表现,成绩不理想。
从数据上看,2023年的电影暑期档可谓“一骑绝尘”,一众新片加上积压的大片“抢滩”院线,狂飙出206亿的电影票房,基本占到2023年全年电影总票房的2/5。上映电影不仅质量上佳、话题不断,票房表现更是不断刷新纪录,甚至让电影从业者在彼时发出了“行业回春”的感叹,对未来充满期待。
今年的电影暑期档,却如一盆巨大的冷水扑面泼下,截止9月1日,暑期档总票房最终定格在116亿,与去年相比,这是个近乎腰斩的数字。而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做横向对比的话,则相当于直接回退至2014年到2016年之间,暑期档电影票房在90亿至120亿徘徊的水平。
这两年电影暑期档为何相差如此悬殊,究竟为何?中国电影路在何方,电影从业者又该如何应对?
116亿背后的意料之内与意料之外
今年电影暑期档的票房成绩让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和电影院线都犯了愁。尽管电影主管部门及时纡困,施以援手,打出了“新片老片,能打就上”的策略牌:先是把从来没有在国内院线上映过的“异形”系列新作《异形:夺命舰》搬上银幕,接着又打起“情怀牌”,将几十年前的老片《食神》(1996)、《控方证人》(1957)拿来“救市”,在8月24日,甚至让去年的暑期档票房冠军《孤注一掷》重新出山。但从目前的票房成绩看,结果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其实早在今年电影暑期档的大幕开启以前,电影管理部门就曾未雨绸缪,鼓励各大片方尽快备好“大菜”、准备上桌。《哪吒2》《射雕英雄传》《酱园弄》等万众期待的大作都在名单之中,奈何电影制作周期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预想的“快马加鞭”还是没能及时兑现。
因此,暑期档电影票房锁定在的“116亿”,就并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数字了。2023年的火爆,其实是因为三年疫情有多部影片积压,终于一朝得以集中释放。《孤注一掷》《封神》《八角笼中》其实都是“历史遗留”电影,早在上映几年前就已经成片。一波集中的火力之后,电影市场必然会面临“后劲儿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今年电影暑期档“疲软”的主要原因——内容生产力的减退与“断档”期的到来。
首先是电影产能上的“断档”。在电影行业处于巅峰时期的2019年,中国电影年度生产故事片850部,结合纪录片等品类,电影产量达到1037部;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产影片数量大幅下降,仅有300部;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产影片生产数量随之增长,恢复到740部;2022年生产影片的数量没能稳步回升,反而回落到650部;2023年电影行业再次回温,全年影片总产量达到971部,从生产数字来看,已经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但依循电影行业的生产发行规律,影片的生产时间与上映时间之间会有一至两年的时间间隔。所以今年观众看到的影片,大多生产自2022年,彼时仍是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时期,影片生产在数量上与往年无法相提并论。产量降低的后续效应,自然是可供院线的影片也大幅减少。
但这并不是暑期档票房表现不佳的最主要原因,毕竟在超过600部的电影成片中,绝大多数的影片是无缘在影院与观众见面的。真正导致“断档”的,其实是电影品质不对观众的胃口。
比较直观的对比是票房“破亿”的电影数量:截至目前,2024年国产“破亿电影”数量仅有30部,而2023年国产“破亿电影”数量有50部之多,连疫情比较严重的2021年和2022年,国产“破亿电影”也分别有43部和29部。
电影破亿,往往代表着相对出众的卖相和影片质量。当电影的产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破亿电影”的数量却没能恢复,反而大幅减少,那才是问题所在。它代表着国产电影的头部作品开始失效,同时也代表着国产院线电影的盈利能力在进一步下降。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制作一部尚能达到“可看”水平的院线电影,至少需要2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投资成本,500万元以上的宣发费用,按照国内院线电影片方分成略高于1/3来计算,如果电影票房不能破亿或者不接近亿元的话,确实很难盈利。
“头部玩家”失灵,“新玩家”也没如意
其实不只是暑期档,纵观今年整体的电影票房市场,会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电影行业的“头部玩家”也不好过。
“二八定律”是电影行业一贯的特色,以往最头部的创作者往往创作风险较低,哪怕大部分的从业者赚不到钱,但身处头部的或者有才华或者有运气的创作者还是能赚得盆满钵满、功成名就,但以今年的电影市场看,头部的创作者们也开始失灵。
除了《抓娃娃》一枝独秀外,《逆行人生》被一些可能连电影都没看到的网友用“富人演穷人,再赚穷人的钱”的指责,直接骂到比业内映前预期票房减半;陈思诚在《解密》中大胆尝试电影类型的杂糅,换来的是“观众完全不买账”;《异人之下》被原著粉“喷”得差点破不了亿;而《从21世纪安全撤离》也没能兑现上映前的“黑马”预期;《红毯先生》更是惨淡到宣发费用都差点儿赚不回来;成龙与AI成龙联袂出演的《传说》更是遭遇史诗级的扑街;《海关战线》(谢霆锋、张学友主演)则再次证明了传统港片在如今内地电影市场的疲软;韩延导演的口碑之作《我们一起摇太阳》在经历了春节撤档,二次上映的系列波折后,总算挽回了点儿颜面;管虎的《狗阵》在有戛纳电影节获奖的加持下,其文艺风格也不能让观众买账。用网友的一句调侃话来总结,“陈思诚、乌尔善、徐峥、宁浩、管虎、韩延、唐季礼、邱礼涛几位大导演,加一起狂刷10亿票房”,而这在之前的电影市场,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头部玩家”的失意,并不意味着电影迭代的到来。事实上,“新玩家”大多更不如意。新人导演龙飞的高分作品《走走停停》(胡歌、高圆圆主演)勉强破亿;“坏猴子”导演温仕培的新作《负负得正》(朱一龙主演)争议不断,票房止步7000万;新人导演刘博文的品质之作《来福大酒店》(黄轩主演)疑似被宣发拖了后腿;宋灏霖执导《欢迎来到我身边》(于适主演)也“大扑特扑”……这些当红明星,这些具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主演,也未能带给“新玩家”更好的票房成绩。
这种局面就怨不得有从业者调侃:“今年的影视市场,是前赴后继地‘扑’,从业者都已经不求赚钱了,只求‘扑’地稍微轻一点,好能跟资方厚着脸皮再要下一笔钱。”然而投资方是精明的,并不是“厚着脸皮”就可以让他们回心转意、继续为行业“输血”,投资看重的永远是数据和预期。
粗略估算一下,在今年上映的国产影片中,预计能取得盈利的项目,大概不会超过17个。而这个数字,与今年预计要生产的900部电影放在一起,就格外扎眼。
“热钱”离场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疫情的寒冬早已过去,但是对于电影行业这个“长尾”持续时间很久的行业来说,影响其实还在持续,甚至让行业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之中。
在经济大环境和影视生态的各种原因作用下,曾经涌入电影行业的“热钱”抽离了,影视公司和从业者数量锐减,有幸生存下来的片方多是在利用自有资金度过“寒冬”,只有部分幸运儿还能靠着之前的部分积压项目“回一点儿血”。
这一方面导致了行业资金和影视资源进一步地朝头部集中,以便让头部创作者继续创造项目,另一方面,留给新的影视公司和新的创作者的机会和可能性,被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挤压了。“创业未半身先死”,2024年的电影市场一棒子把“头部玩家”都打得鲜血直流,“新玩家”和年轻的电影创作者机会本来就少,今年又基本没有成功的案例,那么他们在日后的处境和出路就更令人担忧。霎时间,赚钱这件事,竟然成了电影行业非常罕见的事了。
这种状态,对国内电影行业形成了一种持久的绞杀和一系列连锁反应。因为难赚钱,所以更为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就会更往更为头部的创作者、更为头部的项目倾斜,片方和资本就更不敢启用新人导演和年轻演员,未来电影行业的创新与可持久发展就更艰难。因为电影新生代缺少机会和试错空间,那么等到如今这一代最核心的创作者老去或者失去市场的青睐,国内电影行业就很可能会陷入真正的“青黄不接”。
遥想在七八年前,电影行业蓬勃发展之时,资助国内年轻导演的电影创投事业也一路高歌猛进。FIRST青年电影展、“青葱计划”(CFDG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平遥创投”、上海电影节创投、海南电影节创投、吴天明基金会创投等等都如火如荼,支持年轻创作者的热情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彼时参加创投的年轻人恨不得只要学过拍电影,有点儿想法,拿着ppt好好讲一讲,就会有大胆的片方支持他/她试一试,当一回导演。
现如今,各个创投项目该休整的休整,该停办的停办,各大电影公司的项目开发员工参加创投活动的热情也基本消失殆尽,交谈中都是一副“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创投了”的疲惫姿态——是啊,大导演都赔钱,谁还敢投新导演呢?
投资转向,娱乐快片更保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仅仅是笔者作为从业者才能感受到的“凉凉”。那就是朋友圈中,有一定体量的院线电影开机的“竖条组讯”(说明影片正在筹备建组),最近也很少见到。在往年,基本每个月都会有一个体量尚可的电影在朋友圈“开机”,组讯便会在朋友圈流传,直到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人人皆知;但今年在朋友圈“开机”的有些体量的项目,笔者绞尽脑汁去想,居然连5个都凑不出来。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多数有投拍电影能力的片方在看到今年的惨状之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加谨慎,呈现出一种观望的状态,手里的储备项目,哪怕放着也不愿意开机拍摄,原因很简单,“不拍我还可以苟着,拍了、上映了就可能真要亏钱”;另一方面,这也预示着在未来两年,国产院线电影的“片荒”状态未必能有效缓解,其惨淡程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而从投资者的角度,这种观望状态似乎还会持续,甚至可能更加严重。当年流入电影行业的“热钱”还只是流出状态,如今随着微剧、短剧、中剧、互动剧、竖屏剧等多种娱乐形式齐头并进式地崛起,投资方在影视投资中的可选项目与种类愈发丰富,而这些新兴的影视投资方式有着回款周期快、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相对可控等诸多优势。与之相比,院线电影的投资体量大、周期长、风险高,自然就愈发丧失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或许这种种论述,在观众看来都不过是一种诉苦。观众朋友们一句“电影不好看,自然不去看”的评价,当然是客观正确的,但多种娱乐形式对影院观影的挤压、日益增加的观影成本、良莠不齐的院线电影质量、严峻的电影行业从业情况等客观因素,也确实在不断绞杀着中国电影未来的可能性。
最近甚至有人担忧,中国电影在未来出现独特性与批判性的可能会越来越小,因为尝试就意味着风险,而电影试错的成本是高昂的。取而代之的,或许是那些迎合观众娱乐习惯改变的创作,是一种能提供更直接的刺激,追求“爽感”、追求“3分钟一个梗”的“娱乐快片”。或许吧,但每一个真正爱电影的人,都希望那不会发生。
保持初心,电影的魅力仍不可替代
电影行业真是愈发艰难了,但最近的一个引进片项目,似乎又能燃起了电影人些许的希望,那就是《异形:夺命舰》。这部影片从最早的业内预期2亿票房,直接逆袭到现在近7亿的票房,不仅证明了惊悚恐怖片这个类型的市场潜力,也更加证明了电影院观影体验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在IMAX影厅观看时,影片中飞船在暴风雨中冲破云层、外星怪物直冲面门而来的那种视听冲击力和震撼感,都再次表明影院观影的独特体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其他的手机娱乐形式所彻底替代的。
电影行业现如今十分艰难,从业者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但心中仍相信未来可期。8月29日,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有一番感人至深的讲话,指出“我们需要好看的电影”。是的,说一千道一万,电影本身要好看,才能有观众买账,才会有资本进场。所以,电影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还是得记着那句话——保持初心,保持好做一部好电影的初心。
如果真的有一天,国产电影部部精彩,只是观众已经对这种艺术形式不再喜欢,到那时,作为从业者的我们才可以让“电影”这个名词好好躺在故纸堆里,然后平心静气地向子女讲述我们曾经在五光十色的光影世界里走过一遭。
文 | 八碗
编辑 | 陈凯一炒股短线资金如何配置